今天鬧鐘還未響便自然而然醒了, 轉身拿了一本書, 翻到之前讀到的第十章 - Letting Go of Perfect. 讀了第一段, 決定寫入日記中, 提醒自己, 也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們 - 人生該追求的是自己想要擁有的, 而不是完美, 尤其是他人為我們定義的完美.
Midlife Crisis at 30 - by Lia Macko and Kerry Rubin
Chapter 10 - Letting Go of Perfect
" We are a generation of women who were raised to believe a future without limits. However, the positive "you can have anything" cultural message that defined our youth can also shift in our minds to a "you should have everything" brand of guilt at 30 and beyond. This expectation gap leads many of the Gen X/Y women we interviewed to question their choices if they are not well on their way to having the perfect career, the perfect body, the perfect husband, and the perfect kids. But perfect is, at worst, a myth and, at best, a distraction - having the ability to "Have It All" does not mean you have to have everything. These members of the New Girls' Club claimed futures without limitation by letting go of perfect and focusing on their true priorities."
Starbucks最近於咖啡杯上印著不同的短文, 我特別喜歡這一段 - 印在我Tall Skim Latte上的" The Way I See It #31"
"Risk-taking, trust, and serendipity are key ingredients of joy.
Without risk, nothing new ever happens.
Without trust, fear creeps in.
Without serendipity, there are no surprises."
By Rita Golden Gelman, Author of Tales of a Female Nomad.
She has had no permanent address since 1986.
A beam of sunshine, a gentle breeze, a happy tune, and a loving relationship - she will tell you this is the essence of happiness.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and meaningful moments hidden behind the trivia of everyday life - Valerie said...
2005/09/27
2005/09/11
2005/09/12 - 不一樣
如果要你描繪一個Forty-year-old-virgin, 你會用什麼形容詞? 你想他會是怎樣的個性, 他會作什麼工作, 他平常喜歡什麼? - 前幾天和朋友去看了電影Forty-year-old-virgin. 一部成人版的American Pie喜劇片, 許多stupid jokes, 但是當"不一樣"成為一個笑點時, 我不知怎地笑不出來, 甚至覺得有點sad. 難過的不是關於劇情, 而是刻板印象. 男主角騎腳踏車上班, 穿著整齊, 工作認真, 愛玩電動, 蒐集漫畫人偶, 不喜歡聽黃色笑話, 不去pub. 這和你的答案相同嗎? 我想著, 刻板印象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興趣biking (+), 騎腳踏車上班 (-); 下班去pub (+), 下班回家 (-); 上高級餐廳 (+), 家裡煮飯 (-); 到處旅遊 (+), 沒出過國 (-); 花錢 (+), 存錢 (-); 喝酒 (+), 喝水 (-); ... 雖然以上並非每個人都會相同有的刻版印象.
要好好認識一個人 - 你會用什麼當指標? -
外表, 口才, 見識, 才藝, 學/經歷;
還是, 他有什麼興趣/嗜好? 家人的相處? 有什麼難過和快樂的事情? 個性? 未來有什麼計畫?
- 前者, 我視為奢侈品 -現代社會下必須具備的奢侈品 - 之中有多少是天份? 有多少是後天養成? 重要性佔一個人的百分之幾? 你是怎樣看一個人的呢?
大學社團時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國中生, 許多被父母或同學批評到近一文不值 - 功課不好, 不唸書, 不喜歡上學, 笨, 反應慢, 不懂得如何跟人講話, ... 但是每一回, 我都在他們身上找到驚喜, 有些有著很柔軟的心, 有的很有創意, 有些很敏感細心, 但是誰在乎這些呢? 只是, 當他們穿著邋褟, 當他們身材較同龄胖, 當他們什麼才藝都沒有, 當他們父母離異, 當他們家庭資源有限 - 少了這些必備的奢侈品, 那些驚喜, 有多少人還願意了解.
最後, 我知道我看的是一部喜劇 - 過度分析stupid jokes好像更愚蠢.
* 備註: 被朋友問說我是不是喜歡這部電影, 想澄清一下(尤其是對我的姊妹們) - 我並不會太推薦這部電影, 因為...認識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生性保守 :-)
要好好認識一個人 - 你會用什麼當指標? -
外表, 口才, 見識, 才藝, 學/經歷;
還是, 他有什麼興趣/嗜好? 家人的相處? 有什麼難過和快樂的事情? 個性? 未來有什麼計畫?
- 前者, 我視為奢侈品 -現代社會下必須具備的奢侈品 - 之中有多少是天份? 有多少是後天養成? 重要性佔一個人的百分之幾? 你是怎樣看一個人的呢?
大學社團時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國中生, 許多被父母或同學批評到近一文不值 - 功課不好, 不唸書, 不喜歡上學, 笨, 反應慢, 不懂得如何跟人講話, ... 但是每一回, 我都在他們身上找到驚喜, 有些有著很柔軟的心, 有的很有創意, 有些很敏感細心, 但是誰在乎這些呢? 只是, 當他們穿著邋褟, 當他們身材較同龄胖, 當他們什麼才藝都沒有, 當他們父母離異, 當他們家庭資源有限 - 少了這些必備的奢侈品, 那些驚喜, 有多少人還願意了解.
最後, 我知道我看的是一部喜劇 - 過度分析stupid jokes好像更愚蠢.
* 備註: 被朋友問說我是不是喜歡這部電影, 想澄清一下(尤其是對我的姊妹們) - 我並不會太推薦這部電影, 因為...認識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生性保守 :-)
2005/09/11 - 懸著
蜷縮在客廳的枕頭角落, 清晨七點的空氣有點冷, 眼皮很重, 但想法擁塞, 只好開始打字, 用衣角擦了一下眼鏡, 第一個想法說話了 - 本總以為是世界太複雜, 所以自己看不清楚; 鏡片有著兩面, 起了霧, 有了盲點, 有時外頭的那一層其實清澈, 模糊的是- 裡頭的那一層世界.
朋友大概會笑我吧! 我想著. 但手指仍不停地敲著鍵盤, 服輸了. 輸給了不斷浮現的文字片段, 繞著同一個問題打轉 - 為何自己走不出去, 別人也進不來 - 突然間樹葉被照的好亮, 忍不住把家裡的大窗戶打開, 拉高百葉窗, 什麼都不想, 專心地望著那樹葉頂端, 風好涼; 或許, 雲淡風清, 一切只是庸人自擾. 接下來的想法, 就放著吧! 給一個機會被風吹走, 在下回我睜開眼睛之前.
對了...兩年前的今天, 我提著兩大個行李箱, 離開中正機場的天空, 出發.
朋友大概會笑我吧! 我想著. 但手指仍不停地敲著鍵盤, 服輸了. 輸給了不斷浮現的文字片段, 繞著同一個問題打轉 - 為何自己走不出去, 別人也進不來 - 突然間樹葉被照的好亮, 忍不住把家裡的大窗戶打開, 拉高百葉窗, 什麼都不想, 專心地望著那樹葉頂端, 風好涼; 或許, 雲淡風清, 一切只是庸人自擾. 接下來的想法, 就放著吧! 給一個機會被風吹走, 在下回我睜開眼睛之前.
對了...兩年前的今天, 我提著兩大個行李箱, 離開中正機場的天空, 出發.
2005/09/05
2005/09/05 - Las Vegas




Surprisingly, there are many Asian visitors and almost 90% of the black-jack table traders are Chinese as well. I don't really like Chinese to be associated with gambling though. That said, I only played slot machines and almost got break-even with 8-dollar back - I know what's in your mind - only spent 8 dollars? - My answer is - I'd rather go shopping. Speaking of shopping, the malls are filled with brand-name stores and luxurious decorations. We also met Wolfgang Puck at the mall conducting a TV interview at his restaurant.
Lastly, the business trip - the seminars went well although there is too much time leaving for networking, which I was totally not good at. The participants seem to focus more on techy sides of marketing but not many companies have strategies around E-mail List Build and managing e-mail database. It is my first time interacting with email marketers from different companies - not ideal but a good exposure to know many people caring about the similar issues as you do.
I flied the red-eye back to Charlotte - my eyes could barely open when the flight landed at Charlotte at 6:30. I caught up a 6:50 bus back home with 20 minutes of sleep and went to work at 9 am. Thanks to two smoothies with engry boost, I survived through three meetings but crashed into bed with a 12-hour sleep that night. I think I got enough of the west coast. Interestingly, I started to find Charlotte a very nice city to live after all these travels.
2005/08/27
2005/08/26 - LA和Seattle之旅
八月初時突然收到大學好友中瑄的email, 她在西雅圖的Amazon當Intern, 想在暑假visit幾個在美國的大學同學, 西雅
圖一向是我最想visit的城市之一, 在和中瑄確認行程後, 和公司請了四天假, 背著大包包便先前往LA拜訪好久不見的小玲阿姨和慶之(另一位在LA剛結婚的大學同學). 很順利地抵達LA的機場, 姨丈和智美阿姨一同來接機, 我掩不住興奮, 一路上開心地聊個不停, 到了姨丈家, 便和阿姨們及凱丹去後院採水果, 赤腳踏著軟軟的土壤, 覺得整個人很放鬆. 表弟Eric請一群同學到家中烤肉游泳, 雖然都是亞洲面孔, 但是我和凱丹都不太容易切入話題, 和大家一起吃BBQ後, 表弟還做雞尾酒給大家喝, 我和阿姨, 姨丈及凱丹聊天到很晚才睡, 家的感覺真的很好.

隔日中瑄便來阿姨家接我, 享受了杭州菜及珍珠奶茶, 看到了讓我聯想起奶奶和二姐的小熱狗麵包及肉鬆麵包, 和大家拍了照, 揮手道別, 便和中瑄上路去找慶之, 也正式展開五天的旅程.
見到慶之和她先生, 結婚的她看起來多了一分小女人的韻味, 我們前往海邊玩, 陽光很大但沙灘卻出乎意料地涼爽, 我們拍了各式有趣的照片, 很久沒踏在沙灘上玩水的我, 貪心地深呼吸那海邊涼涼的空氣, 很開心! 隔日一早, 在我任性的要求下, 飽餐一頓豆漿, 蛋餅, 油條加韭菜盒子, 参觀了玻璃帷幕的教堂, Disney的觀光街道裡的"訂作娃娃坊", 完成了吃五更腸旺的夢想, 最後腳踏上以柔軟著名的Santa Monica沙灘, 也接著踏上了另一個班機前往西雅圖 - 咖啡和碧海的城市.
飛機一降落西雅圖, 我第一件事便昰買杯Startbucks Latte. 啜著咖啡, 等著中瑄的班機, 晚上11點的西雅圖, 車子經過城市裡的兩大湖, 看著downtown的skyline, 心裡很平靜.
在西雅圖的downtown裡遊蕩, 很喜歡public market的脈動, 在第一家Starbucks買了杯Non-fat Latte; 在一家俄羅斯麵包店買了剛出爐的鮭魚鵝肝醬麵包; 看了著名的fish market那群體唱歌賣魚及丟魚的景象; 在海邊被海鷗盯著我們吃fish and chips; 和我的夢想公司Amazon.com合照; 在日本超市買了大福和小叮噹巧克力球; 山上的一片霧裡見到會擺pose的小松鼠以及野生的梅花鹿, 最後一晚, 回到Chinatown吃川味牛肉麵; 飽足地繞著西雅圖大學校園; 高低起伏的西雅圖街道上上下下地領著我體驗這個城市, 最終畫下句點起飛回到南方. (右圖: 左上順時鐘 - 豆漿早餐; Disney訂做娃娃坊; 川味牛肉麵; 第一家Starbucks的咖啡)
隔日中瑄便來阿姨家接我, 享受了杭州菜及珍珠奶茶, 看到了讓我聯想起奶奶和二姐的小熱狗麵包及肉鬆麵包, 和大家拍了照, 揮手道別, 便和中瑄上路去找慶之, 也正式展開五天的旅程.

飛機一降落西雅圖, 我第一件事便昰買杯Startbucks Latte. 啜著咖啡, 等著中瑄的班機, 晚上11點的西雅圖, 車子經過城市裡的兩大湖, 看著downtown的skyline, 心裡很平靜.

2005/08/26
2005/08/26 - 戰國時代下的怡然自得

Glenn, our team leader, 決定離開Email Marketing team, 許多原因, 這陣子新的組織變動讓不少team members都紛紛有內調的念頭, 不適應變動的同事變得不開心, 受到重用的同事卻也因此而不斷在作改革, 或許戰國時代下, 最好的方式是無為而治, 以靜制動, 不需努力去討新老闆歡心, 只求自己能把職責內的事情作到最好.
歡送Glenn時, 整組的同事星期五下午去遊樂場玩, 雖然我玩電動總不是翻車, 就是一下子便被敵人的機關槍掃射, 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game over; 打撞球, 只能擺擺姿勢照張像; 好在投籃還能扳回點面子, 不過最好玩的還是賽車, 雖然我到最後幾回合才了解到大家可是玩真的, 撞車, 卡位樣樣都來, 我超車時只要撞到別人的車仍忍不住說Sorry, 這大概會被當作美國賽車場上的奇人異事. 那天大家都玩的很開心! Glenn真的是個很好的leader, 每個和他一同共事過的人都充滿不捨; 希望他在新的職位上也能順心順利.
前天放了一個長假回來, 同事都說我看起來很refreshed, 我雖然不覺得, 但很高興自己這幾天開會和溝通時似乎頭腦清晰許多, 沒有像前一陣子工作倦怠時總是結巴. 剛從west coast玩回來便突然被通知可以去Las Vegas参加Email Marketing的seminar. 心中很興奮卻也很擔心自己一個人沒法handle好商場上的networking. 不過, 有這個機會就得要打起精神去吸收新知, 也要好好利用時間多感受Las Vegas這個吃喝玩樂的城市.
2005/08/14
2005/08/14 - 生活真實的那一面
(1) 一天早上, 突然停電, 卻天真地以為社區會處理妥當, 晚上九點回到家, 天色已暗了, 才發現只有自己的家跳電, 緊張地打了電話, 社區24小時專線卻要求我自行連絡電力公司了解狀況, 電力公司的服務人員很好, 他聽的出來我很擔心, 仔細地教我如何找到"breaker" (總電源開關) - 通常在用電錶旁邊, 告訴我若找不到的話可以再打回服務專線, 坦白說我是第一次學到這個單字 "breaker".
黑漆漆的家 - 找不到蠟燭, 手電筒沒電, 找不到AA電池, 打開家中的電源控制開關卻找不到breaker; 決定到家外面去找用電錶, 幸運的我摸黑地找到了社區的用電錶, Apt.303 - 終於找到總開關, 向上一推, 喘了一口氣, 祈禱著回去能看到亮亮的家. 打開門的剎那, 燈亮了, 我坐在客廳的地上, 望著燈, 微笑著, 又成長了一點點.
(2) 另一個星期天的上午, 突然馬桶壞了, 決定上網研究如何自己修鬆掉的lever, 發現兩種水箱的構造, 了解到水箱裡的槓桿原理和浮球的設計後, 頓時覺得設計toilet的人很聰明, 再加上朋友的MSN遠距教學, 我望著水箱研究了很久, 也確定鬆掉的部分是斷掉, 不可能接的回去, 好在社區隔天便可有人來維修; 或許toilet的水箱應該被納入國中物理課本的教材中, 那一定會是很有趣的生活教學.
(3) 鄰居搬家, 一張沾滿灰塵的黑色矮桌丟在回收處, 我很喜歡那高度和顏色, 決定辛苦地抬回家, 在浴缸內用泡沫洗刷乾淨, 鋪上桌布, 將客廳重新整理, 擺上一束向日葵, 吸了地毯, 把cereal盒貼上彩色纸成了一個小雜誌箱, 很開心地看到小小的矮桌所帶來的改變, 真的很喜歡自己的小窩 :)
或許這些筆觸所紀錄下的成長, 對許多人而言像是看著一個小女生自言自語般地微不足道, 但是對她而言, 這每一個小小的成長和改變都是很珍貴也很開心的moments.
黑漆漆的家 - 找不到蠟燭, 手電筒沒電, 找不到AA電池, 打開家中的電源控制開關卻找不到breaker; 決定到家外面去找用電錶, 幸運的我摸黑地找到了社區的用電錶, Apt.303 - 終於找到總開關, 向上一推, 喘了一口氣, 祈禱著回去能看到亮亮的家. 打開門的剎那, 燈亮了, 我坐在客廳的地上, 望著燈, 微笑著, 又成長了一點點.
(2) 另一個星期天的上午, 突然馬桶壞了, 決定上網研究如何自己修鬆掉的lever, 發現兩種水箱的構造, 了解到水箱裡的槓桿原理和浮球的設計後, 頓時覺得設計toilet的人很聰明, 再加上朋友的MSN遠距教學, 我望著水箱研究了很久, 也確定鬆掉的部分是斷掉, 不可能接的回去, 好在社區隔天便可有人來維修; 或許toilet的水箱應該被納入國中物理課本的教材中, 那一定會是很有趣的生活教學.
(3) 鄰居搬家, 一張沾滿灰塵的黑色矮桌丟在回收處, 我很喜歡那高度和顏色, 決定辛苦地抬回家, 在浴缸內用泡沫洗刷乾淨, 鋪上桌布, 將客廳重新整理, 擺上一束向日葵, 吸了地毯, 把cereal盒貼上彩色纸成了一個小雜誌箱, 很開心地看到小小的矮桌所帶來的改變, 真的很喜歡自己的小窩 :)
或許這些筆觸所紀錄下的成長, 對許多人而言像是看著一個小女生自言自語般地微不足道, 但是對她而言, 這每一個小小的成長和改變都是很珍貴也很開心的moments.
2005/07/17
2005/07/16
2005/07/16 - Chicago ...
很久沒有寫日記了, 工作最近忙了一些, 但上星期五我仍按計畫前往Chicago一趟, 僅是想與那些近半年沒見面的朋友和host families - Jess & Anne - 好好相聚聊天.
到Chicago O'Hare機場時, 很順利的和Jess在terminal one碰面, 不知怎地, 我心中的興奮卻只有冷靜兩字寫在我臉上, 我想是緊張吧! 害怕這陣子情感麻木的自己會言語乏味, 加上前陣子曬黑, 虛浮的自尊心很擾人. 我和Jess坐在一個窗邊的咖啡座聊著天, 好在我心中那些inner voice在Jess友善地分享許多生活趣事後逐漸消散, 很快地, 兩小時的terminal相聚必須畫下句點, 我送Jess登上前往東京的班機, Jess這一趟東京之旅是要去見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我望著出口的指標, 發呆了一會兒, 正式入境Chicago, 一個很熟悉卻又很陌生的地方
我決定先搭藍線去downtown走走, 沒想到下錯站, 藍線的Chicago站與記憶中的紅線Chicago站差了快十多個blocks, 我仍決定朝著Sears Tower前進, 從未這樣在Chicago downtown外圍走著, 人群逐漸多了起來, 時尚的穿著, 悠閒地坐在餐廳的戶外咖啡座享用著午餐, 陽光很溫暖, 突然之間, 我發覺我不夠認識Chicago, 因為不曾真正感受這股脈動 - 夏日午後陽光與Jazz樂的Chicago. 走了很一陣子, 終於到了Michigan Avenue, 走進我喜歡的H&M, 卻沒有心情shopping, 或許僅是累了, 我重新搭上CTA, 出發前往我在美國的家 - Evanston.
不知怎麼形容到達Noyes Station的感動, 空氣出奇地有一點冰涼, 我一出電車, 踏上月台, 便想起那短短一個月的時間, 每天清晨天未亮便凍著出門趕六點半的train去Chicago downtown上班, 看著那曾被雪覆蓋的樹, 我懷念起那種暗紅晨光略透過樹葉的滄桑, 以及站在暖暖的燈裡被寒風吹地發紅的臉頰 - 一回神, 陽光和綠葉提醒我夏天到了, 我也已工作近一年了
見到Lotus像是見到家人般, Pan的家也讓我著實享受了一種回家的踏實感覺, 那晚, 坐Metra和幾個朋友到Ravinia去聽戶外音樂會, 幸運的我們竟然遇到一位喜歡亞洲文化的美國人, 送我們票進入特別的觀眾席聽音樂會, 我身體累了, 但是精神上很充實飽足, 聽到我喜歡的Firebirds, 高中音樂老師的啟蒙似乎比歷史和地理停留在我心中來的久
隔天, 我沿著lakeshore騎腳踏車, 雖然海邊都被封了起來, 必須要付費才可踏沙攤追浪花, 但藍天, 碧海和微風或許已足以讓我覺得神清氣爽
Potluck吃的很開心也聊了不少, 看了Initial D的電影, 和Pan及Lotus聊到兩點, 去WeiWen家hang-out, 懷念這種學生式的奢華享受
和Lotus及Pan吃個早餐後便離開Evanston, Aon大樓到了, 和Anne在星期一中午見面, 她開心地掀起了衣服一角給我看她懷孕五個多月的肚子, 我們聊著生活和工作, 吃著Chicago的deep-dish pizza, Elle將在十月上旬出生, 小名是Ellie
走了兩個blocks, 想著下回要好好感受Chicago, 搭上藍線回到O'Hare, 聽著walkman, 喝著Ginger Ale, 兩個小朋友的哭聲伴著飛機在Charlotte降落, 寧靜地, 重新開始Charlotte的生活節奏
到Chicago O'Hare機場時, 很順利的和Jess在terminal one碰面, 不知怎地, 我心中的興奮卻只有冷靜兩字寫在我臉上, 我想是緊張吧! 害怕這陣子情感麻木的自己會言語乏味, 加上前陣子曬黑, 虛浮的自尊心很擾人. 我和Jess坐在一個窗邊的咖啡座聊著天, 好在我心中那些inner voice在Jess友善地分享許多生活趣事後逐漸消散, 很快地, 兩小時的terminal相聚必須畫下句點, 我送Jess登上前往東京的班機, Jess這一趟東京之旅是要去見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我望著出口的指標, 發呆了一會兒, 正式入境Chicago, 一個很熟悉卻又很陌生的地方
我決定先搭藍線去downtown走走, 沒想到下錯站, 藍線的Chicago站與記憶中的紅線Chicago站差了快十多個blocks, 我仍決定朝著Sears Tower前進, 從未這樣在Chicago downtown外圍走著, 人群逐漸多了起來, 時尚的穿著, 悠閒地坐在餐廳的戶外咖啡座享用著午餐, 陽光很溫暖, 突然之間, 我發覺我不夠認識Chicago, 因為不曾真正感受這股脈動 - 夏日午後陽光與Jazz樂的Chicago. 走了很一陣子, 終於到了Michigan Avenue, 走進我喜歡的H&M, 卻沒有心情shopping, 或許僅是累了, 我重新搭上CTA, 出發前往我在美國的家 - Evanston.
不知怎麼形容到達Noyes Station的感動, 空氣出奇地有一點冰涼, 我一出電車, 踏上月台, 便想起那短短一個月的時間, 每天清晨天未亮便凍著出門趕六點半的train去Chicago downtown上班, 看著那曾被雪覆蓋的樹, 我懷念起那種暗紅晨光略透過樹葉的滄桑, 以及站在暖暖的燈裡被寒風吹地發紅的臉頰 - 一回神, 陽光和綠葉提醒我夏天到了, 我也已工作近一年了
見到Lotus像是見到家人般, Pan的家也讓我著實享受了一種回家的踏實感覺, 那晚, 坐Metra和幾個朋友到Ravinia去聽戶外音樂會, 幸運的我們竟然遇到一位喜歡亞洲文化的美國人, 送我們票進入特別的觀眾席聽音樂會, 我身體累了, 但是精神上很充實飽足, 聽到我喜歡的Firebirds, 高中音樂老師的啟蒙似乎比歷史和地理停留在我心中來的久
隔天, 我沿著lakeshore騎腳踏車, 雖然海邊都被封了起來, 必須要付費才可踏沙攤追浪花, 但藍天, 碧海和微風或許已足以讓我覺得神清氣爽
Potluck吃的很開心也聊了不少, 看了Initial D的電影, 和Pan及Lotus聊到兩點, 去WeiWen家hang-out, 懷念這種學生式的奢華享受
和Lotus及Pan吃個早餐後便離開Evanston, Aon大樓到了, 和Anne在星期一中午見面, 她開心地掀起了衣服一角給我看她懷孕五個多月的肚子, 我們聊著生活和工作, 吃著Chicago的deep-dish pizza, Elle將在十月上旬出生, 小名是Ellie
走了兩個blocks, 想著下回要好好感受Chicago, 搭上藍線回到O'Hare, 聽著walkman, 喝著Ginger Ale, 兩個小朋友的哭聲伴著飛機在Charlotte降落, 寧靜地, 重新開始Charlotte的生活節奏
2005/06/27
2005/06/27 - 瞬間的歷史
生活很簡單, 上班, 運動, 聽音樂, 看表演, 聊天, 吃飯, 逛街, 但仍想紀錄下一些瑣碎點滴, 以免自己忘記感動
先從一隻松鼠的死亡開始, 牠被移到路邊, 柏油路上, 天氣很熱, 牠卻從未再被移開那條每天我上班和回家習慣經過的綠色小徑, 前兩天, 終於, 牠被移到雜草堆, 我希望雨水和土壤可以慢慢地將牠埋葬, 每回經過牠身邊, 我總是cross my finger, 希望可以帶給牠一點點安息的祈禱, 無法看牠, 因為會很悲傷.
参加Tosco Music Party, 在音樂廳裡的party, 很想跳舞, 或至少看別人跳舞, 坐在前排的一個小男生, 總是突然來個有趣的動作, 卻馬上被他爸媽制止, 我內心希望現場每個人都可以像一個小男孩, 開心就手舞足蹈, 我相信舞台上的歌手一定也是這麼希望的, 那是被音樂感動的自然流露. 一個男歌手講了一段他和他爸爸的故事後, 便將故事化成一首歌, 他彈著鋼琴, 就這樣, 我想起Don McLean的American Pie. 買了他的CD, 和朋友在早晨聽著, 她卻說, 多愁善感的男生應該是個Gay. 我只想起Sex and the City中提到, 30歲未婚的女生, 也總是被人以為是lesbian.
隔壁新搬來一個從加州LA來的藝術家, 他年龄大約四十出頭, 一天他的家具剛搬進來, 他開著門, 一架Grand Piano和一個深紅色的電吉他吸引了我的目光, 大概是被發現, 他邀我進去看, 別擔心, 門總是開著, 我忍不住問他彈鋼琴嗎? 他說他玩電吉他, 鋼琴是幫他朋友買的, 因為以前在LA常邀朋友來家裡玩音樂, 我說我學過一點點鋼琴, 他讓我彈了一下, 說真的, "夢中的婚禮"彈地閒間斷斷地, 但是很開心, 後來他說他其實是個畫家, 幫很多名人作畫, 其中包括Steven Spierberg, 很誇張吧! 但在看過他的網站後, 發現, 他可是大師級的人物喔! 他叫做Mike MacNeil. 是作decorative art for automobile, furniture, surfboard, and some architecture. 他常到各地旅行, 主要是上課, 其中包括日本, 我們談的還不錯, 不過我發現, 當我看完他的網站卻沒有崇拜他的意思, 我猜他有一點點訝異, 大概是我不太會崇拜人, 再加上他看起來真的很親切, 很難跟大師級的藝術家作聯想. 不過我還是蠻期待有一天可以聽他彈電子吉他, 一定很讚!
我在Claywork認識的一個新朋友Joan, 她和我本約著去看一個Grossology的展覽, (給小朋友看的body biology展覽) 卻因為她和家人去教會晚了, 我便一個人前往, 沒想到回家後她用我鄰居搬家的纸箱, 留了電話給我, 我們也這樣聯絡上, 她和她先生及六歲的小男孩Warren來接我, 我和她小孩處的很好, 她小孩也很乖很懂事, 她先生在醫院作心理治療師, Joan則在電視台做Marketing, 我們蠻談的來的, 雖然他們不斷問我問題, 想帶我去看新東西, 但他們人都很好, 她還私下問我Mike, 我鄰居, 是不是個Gay? 我也不知道, 她的理由是, 40歲又未婚的藝術家, 大多是個gay. 其實, 如果他真的是個gay, 我倒還蠻開心的, 因為我就可以放心地跟他做朋友, 不用擔心太多. 不過, 又印證那社會開放後的產物, 未婚的中年男女, 與同性走在一起, 除非兩個女生都打扮的很lady, 兩個男生都很man, 不然, 不是被當作lesbian就是gay. 我想遲早所有非Lesbian的女生會被逼著很女性化, 好宣告自己still available. 不然就是給左手的無名指乾脆買個戒指自己戴上, 舒服平靜地過一個人的已婚生活. 那天下午, 我和Joan一家人一起喝咖啡和吃晚餐, 很開心地享受了涼爽的星期天.
最後想紀錄charlotte old convention center的爆破, 星期天早上七點半, 我和許多人一樣到處尋找著可以拍到爆破畫面的角度, 但最終仍選擇站在平地, 在四響爆破聲中, 煙塵升起, 朦朧了眼前的高樓, 我拍下那迷濛, 四個畫面, 成一個歷史.
先從一隻松鼠的死亡開始, 牠被移到路邊, 柏油路上, 天氣很熱, 牠卻從未再被移開那條每天我上班和回家習慣經過的綠色小徑, 前兩天, 終於, 牠被移到雜草堆, 我希望雨水和土壤可以慢慢地將牠埋葬, 每回經過牠身邊, 我總是cross my finger, 希望可以帶給牠一點點安息的祈禱, 無法看牠, 因為會很悲傷.
参加Tosco Music Party, 在音樂廳裡的party, 很想跳舞, 或至少看別人跳舞, 坐在前排的一個小男生, 總是突然來個有趣的動作, 卻馬上被他爸媽制止, 我內心希望現場每個人都可以像一個小男孩, 開心就手舞足蹈, 我相信舞台上的歌手一定也是這麼希望的, 那是被音樂感動的自然流露. 一個男歌手講了一段他和他爸爸的故事後, 便將故事化成一首歌, 他彈著鋼琴, 就這樣, 我想起Don McLean的American Pie. 買了他的CD, 和朋友在早晨聽著, 她卻說, 多愁善感的男生應該是個Gay. 我只想起Sex and the City中提到, 30歲未婚的女生, 也總是被人以為是lesbian.
隔壁新搬來一個從加州LA來的藝術家, 他年龄大約四十出頭, 一天他的家具剛搬進來, 他開著門, 一架Grand Piano和一個深紅色的電吉他吸引了我的目光, 大概是被發現, 他邀我進去看, 別擔心, 門總是開著, 我忍不住問他彈鋼琴嗎? 他說他玩電吉他, 鋼琴是幫他朋友買的, 因為以前在LA常邀朋友來家裡玩音樂, 我說我學過一點點鋼琴, 他讓我彈了一下, 說真的, "夢中的婚禮"彈地閒間斷斷地, 但是很開心, 後來他說他其實是個畫家, 幫很多名人作畫, 其中包括Steven Spierberg, 很誇張吧! 但在看過他的網站後, 發現, 他可是大師級的人物喔! 他叫做Mike MacNeil. 是作decorative art for automobile, furniture, surfboard, and some architecture. 他常到各地旅行, 主要是上課, 其中包括日本, 我們談的還不錯, 不過我發現, 當我看完他的網站卻沒有崇拜他的意思, 我猜他有一點點訝異, 大概是我不太會崇拜人, 再加上他看起來真的很親切, 很難跟大師級的藝術家作聯想. 不過我還是蠻期待有一天可以聽他彈電子吉他, 一定很讚!
我在Claywork認識的一個新朋友Joan, 她和我本約著去看一個Grossology的展覽, (給小朋友看的body biology展覽) 卻因為她和家人去教會晚了, 我便一個人前往, 沒想到回家後她用我鄰居搬家的纸箱, 留了電話給我, 我們也這樣聯絡上, 她和她先生及六歲的小男孩Warren來接我, 我和她小孩處的很好, 她小孩也很乖很懂事, 她先生在醫院作心理治療師, Joan則在電視台做Marketing, 我們蠻談的來的, 雖然他們不斷問我問題, 想帶我去看新東西, 但他們人都很好, 她還私下問我Mike, 我鄰居, 是不是個Gay? 我也不知道, 她的理由是, 40歲又未婚的藝術家, 大多是個gay. 其實, 如果他真的是個gay, 我倒還蠻開心的, 因為我就可以放心地跟他做朋友, 不用擔心太多. 不過, 又印證那社會開放後的產物, 未婚的中年男女, 與同性走在一起, 除非兩個女生都打扮的很lady, 兩個男生都很man, 不然, 不是被當作lesbian就是gay. 我想遲早所有非Lesbian的女生會被逼著很女性化, 好宣告自己still available. 不然就是給左手的無名指乾脆買個戒指自己戴上, 舒服平靜地過一個人的已婚生活. 那天下午, 我和Joan一家人一起喝咖啡和吃晚餐, 很開心地享受了涼爽的星期天.
最後想紀錄charlotte old convention center的爆破, 星期天早上七點半, 我和許多人一樣到處尋找著可以拍到爆破畫面的角度, 但最終仍選擇站在平地, 在四響爆破聲中, 煙塵升起, 朦朧了眼前的高樓, 我拍下那迷濛, 四個畫面, 成一個歷史.
2005/06/08
My Claywork Teacher - Julie
Me and My Raku
Raku - A special type of clay work.

We used special raku glazing and fired it twice. The second time is to put the clay work in a smaller pot with newspapers. The part without raku glazing will turn black so some artists will use it as a way to draw. However, the surface without glazing will be sort of rough since the part without glazing will remain us clay.

2005/06/05
2005/ 06/05 生活 - 開始懂了
只想隨筆記錄些生活鎖事...
上星期和朋友去看了Oklahoma的音樂劇, 我原本因為晚餐和朋友去吃越南牛肉河粉吃太飽而覺得沒精神, 當"Oh What a Beautiful Morning!"音樂一出來, 這首歌當場就讓我醒了過來, 看著早期美國西部的生活和場景, 覺得自給自足的生活真的很單純, 雖然說我很少喜歡過西部片, 同樣是早期的文化和生活, 東方的單純中多了一股清新, 美國西部的文化似乎則帶著一種開疆闢土的衝動. 不過音樂軟化了一切, 可惜這部音樂劇很重對白和描述, 節奏比我看過的音樂劇都慢很多, 坦白說我無法全然享受和理解每一個片段, 只是事後發現這部音樂劇竟有得到普利茲文學獎的殊榮(or nomination?), 我便開始尋找有字幕的dvd, 希望能靜下心來好好感受這部劇的對白和歌詞
最近天氣變得很悶熱, 我整天都覺得很昏又胃不舒服, 自己嘗試著用工研醋加話梅來調健康醋喝, 味道可以但仍去不掉醋的嗆味, 待我研究出新的調味方式, 再和大家分享. 努力尋找著各種方式讓自己喝水 :)
昨晚朋友邀我们去他家唱歌, 我真的很開心呢! 因為很久很久沒有這樣聽歌和唱歌了, 發現和一群人唱歌的好處是可以去唱一些從沒想到過的曲目, 我發現自己有點小成長, 開始會想了解每個人喜歡怎樣的音樂, 覺得那是種很有趣的發現和學習, 不過我還無法將音樂類型和個性作聯想, 只是一向對"人"慢半拍的我, 終於漸漸能去享受和接受人之間各種不同喜好的差異, 雖然有時一不小心會不適應中國歌手的風格, 但我希望自己對音樂的喜好可以寬廣起來, 帶著我去感受每個人的喜歡, 去享受差異帶來的驚喜, 擴大自己的comfort zone - 無入而不自得 (我真的覺得以前的我, 可以面對和接受差異, 但卻不能做到感同身受, 以前在社團雖強調同理心在輔導中的重要性, 我想或許一直到最近我才體會到: 不要因為找尋不到有著相似個性或喜好的人而沮喪, 反而我們應該感謝差異所能帶來的驚喜和拓展 - 我的思緒似乎隨著我打著一個個字, 隨著太陽下山和涼爽, 突然嘴角微笑了起來, 因為來美國兩年後, 終於開始懂了.)
上星期和朋友去看了Oklahoma的音樂劇, 我原本因為晚餐和朋友去吃越南牛肉河粉吃太飽而覺得沒精神, 當"Oh What a Beautiful Morning!"音樂一出來, 這首歌當場就讓我醒了過來, 看著早期美國西部的生活和場景, 覺得自給自足的生活真的很單純, 雖然說我很少喜歡過西部片, 同樣是早期的文化和生活, 東方的單純中多了一股清新, 美國西部的文化似乎則帶著一種開疆闢土的衝動. 不過音樂軟化了一切, 可惜這部音樂劇很重對白和描述, 節奏比我看過的音樂劇都慢很多, 坦白說我無法全然享受和理解每一個片段, 只是事後發現這部音樂劇竟有得到普利茲文學獎的殊榮(or nomination?), 我便開始尋找有字幕的dvd, 希望能靜下心來好好感受這部劇的對白和歌詞
最近天氣變得很悶熱, 我整天都覺得很昏又胃不舒服, 自己嘗試著用工研醋加話梅來調健康醋喝, 味道可以但仍去不掉醋的嗆味, 待我研究出新的調味方式, 再和大家分享. 努力尋找著各種方式讓自己喝水 :)
昨晚朋友邀我们去他家唱歌, 我真的很開心呢! 因為很久很久沒有這樣聽歌和唱歌了, 發現和一群人唱歌的好處是可以去唱一些從沒想到過的曲目, 我發現自己有點小成長, 開始會想了解每個人喜歡怎樣的音樂, 覺得那是種很有趣的發現和學習, 不過我還無法將音樂類型和個性作聯想, 只是一向對"人"慢半拍的我, 終於漸漸能去享受和接受人之間各種不同喜好的差異, 雖然有時一不小心會不適應中國歌手的風格, 但我希望自己對音樂的喜好可以寬廣起來, 帶著我去感受每個人的喜歡, 去享受差異帶來的驚喜, 擴大自己的comfort zone - 無入而不自得 (我真的覺得以前的我, 可以面對和接受差異, 但卻不能做到感同身受, 以前在社團雖強調同理心在輔導中的重要性, 我想或許一直到最近我才體會到: 不要因為找尋不到有著相似個性或喜好的人而沮喪, 反而我們應該感謝差異所能帶來的驚喜和拓展 - 我的思緒似乎隨著我打著一個個字, 隨著太陽下山和涼爽, 突然嘴角微笑了起來, 因為來美國兩年後, 終於開始懂了.)
2005/05/22
2005/05/22 - 想
前天好朋友Lotus問我一個問題, "你覺得自己是不昰完成了許多想要作的事情?" 從求學到工作, 從出國唸書到在國外工作, 我該回答是嗎? "想"和"應該"之間似乎很難釐清, 以前一位輔導老師提醒我要放掉"應該", 因為這兩個字帶著過多的評論和偏見, 所以我試著放掉對別人的應該, 但仍把對自己的應該扛在肩上, 或許是仍無法作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想" - 需要許多的成熟和勇氣.
洗 臉時我看著鏡子想著自己喜歡什麼, 聽音樂 - 記得音樂帶來的開心或平靜, 卻不記得曲目; 作點心 - 喜歡隨心創意, 卻不在乎結果; 畫畫 - 只喜歡塗鴉, 抽象的風格帶來感動卻說不出昰什麼; 運動 - 發現除了籃球外, 都是自己和自己身體的互動; 逛街 - 喜歡一個人到處走走看看; 看書 - 總挑著看自己有感覺的話題; 看電影 - 總覺得一個人看電影才能投入; 喜歡家人, 朋友或陌生人的嬉鬧 - 只是我大多是旁觀者, 一個喜歡用自己日記或相機紀錄別人生活的旁觀者; 喜歡拓展的感覺 - 嘗試新的事物, 聽到不同的想法, 遇到不同的人. 突然發現, 我的喜歡中沒有摻雜"應該"的成分, 或許是那份勇氣去喜歡自己的喜歡, 抑或這些喜歡昰過多應該的平衡力量; 沒有了應該, 我的喜歡變得很平凡, 但沒有關係, 我只想當一隻貓, 不是一隻獅子, 不需要那些光環
習慣用寫字來表達情緒之後, 對話變得生澀了, 急促了, 慌了; 現在的我試著找回氧氣, 找回靈感, 找回一點點的熱情和冷靜; 記得好朋友在畢業紀念冊寫下的話 - 快樂的人作有趣的事! "應該"是讓一個女孩更好而不是更脆弱, 不是嗎?
洗 臉時我看著鏡子想著自己喜歡什麼, 聽音樂 - 記得音樂帶來的開心或平靜, 卻不記得曲目; 作點心 - 喜歡隨心創意, 卻不在乎結果; 畫畫 - 只喜歡塗鴉, 抽象的風格帶來感動卻說不出昰什麼; 運動 - 發現除了籃球外, 都是自己和自己身體的互動; 逛街 - 喜歡一個人到處走走看看; 看書 - 總挑著看自己有感覺的話題; 看電影 - 總覺得一個人看電影才能投入; 喜歡家人, 朋友或陌生人的嬉鬧 - 只是我大多是旁觀者, 一個喜歡用自己日記或相機紀錄別人生活的旁觀者; 喜歡拓展的感覺 - 嘗試新的事物, 聽到不同的想法, 遇到不同的人. 突然發現, 我的喜歡中沒有摻雜"應該"的成分, 或許是那份勇氣去喜歡自己的喜歡, 抑或這些喜歡昰過多應該的平衡力量; 沒有了應該, 我的喜歡變得很平凡, 但沒有關係, 我只想當一隻貓, 不是一隻獅子, 不需要那些光環
習慣用寫字來表達情緒之後, 對話變得生澀了, 急促了, 慌了; 現在的我試著找回氧氣, 找回靈感, 找回一點點的熱情和冷靜; 記得好朋友在畢業紀念冊寫下的話 - 快樂的人作有趣的事! "應該"是讓一個女孩更好而不是更脆弱, 不是嗎?
2005/05/16
2005/ 5/16 - 微笑的動力
最近不知怎地覺得無法開心起來, 工作上雖然和隔壁cubicle的Natalia, 一位很可愛熱情的拉丁美洲女生, 總是可以很開心地聊天, 但生活似乎少了著力點, projects也缺乏resources幫忙, 下班後總是跑去YMCA運動, 希望找回一點點氧氣.
收到以前在Evanston鄰居寄來的email很訝異, Kavitha是一位可愛的印度大學生, 在Northwestern唸法律, 我室友Eric和她, Sharon, Sara三個活潑的鄰居很熟, 我也因此常常晚上到他們家串門子, Sharon是個超會煮菜的黑人女孩, 我第一次遇見她時, 她便主動跟我打招呼, 我好像跟黑人總是處的特別好, 可能因為他們很真, 很開朗, 很熱情, 我的內向好像就被臉上的微笑溶化了. 我們以前常potluck, Eric還會彈吉他, 有一次我隨口哼了Hey Jude, 大家頓時也跟著唱了起來,唱到na-na-na的那一段時很開心呢! Kavitha九月拿到去日本留學一年的全額獎學金, 我聽到時真的很訝異, 希望自己九月之前可以有機會回Evanston一趟, 也頓時很想到日本走走.
收到一些朋友的emails後, 心情好像好了一點, 只是情緒有很久都沒有太多的起伏, 平靜的生活似乎也讓我忘記了什麼昰生氣, 難過, 興奮, 期待. 看到以前同事寫的blog, 夫妻兩人記錄著懷孕的日記, 我讀著一段段的紀錄, 覺得自己好像跟著他們一起關心起了小喬, 他們替寶寶取的名字. 每天真的有好多事情在不同的角落, 不同的人身上發生著, 喜歡當著旁觀者看著身旁的陌生人開心地體驗生活, 不過, 我還是會繼續尋找深呼吸的氧氣 - 微笑時嘴角上揚的動力.
收到以前在Evanston鄰居寄來的email很訝異, Kavitha是一位可愛的印度大學生, 在Northwestern唸法律, 我室友Eric和她, Sharon, Sara三個活潑的鄰居很熟, 我也因此常常晚上到他們家串門子, Sharon是個超會煮菜的黑人女孩, 我第一次遇見她時, 她便主動跟我打招呼, 我好像跟黑人總是處的特別好, 可能因為他們很真, 很開朗, 很熱情, 我的內向好像就被臉上的微笑溶化了. 我們以前常potluck, Eric還會彈吉他, 有一次我隨口哼了Hey Jude, 大家頓時也跟著唱了起來,唱到na-na-na的那一段時很開心呢! Kavitha九月拿到去日本留學一年的全額獎學金, 我聽到時真的很訝異, 希望自己九月之前可以有機會回Evanston一趟, 也頓時很想到日本走走.
收到一些朋友的emails後, 心情好像好了一點, 只是情緒有很久都沒有太多的起伏, 平靜的生活似乎也讓我忘記了什麼昰生氣, 難過, 興奮, 期待. 看到以前同事寫的blog, 夫妻兩人記錄著懷孕的日記, 我讀著一段段的紀錄, 覺得自己好像跟著他們一起關心起了小喬, 他們替寶寶取的名字. 每天真的有好多事情在不同的角落, 不同的人身上發生著, 喜歡當著旁觀者看著身旁的陌生人開心地體驗生活, 不過, 我還是會繼續尋找深呼吸的氧氣 - 微笑時嘴角上揚的動力.
2005/05/15
2005/04/23
2005/04/23 - 脈動
覺得有一股力量, 調整自己, 體驗不同的事物, 透過各種衝擊, 將生命拓寬
加入YMCA的Gym, 開始了晨泳或Group exercise的生活, 在Body Flow的Yoga課中發現自己自創的伸展操, 但在老師的指導和音樂的相伴下變的很優美, 我做了一個小日曆, 希望自己持續運動下去, 重新健康起來.
看了Forever Plaid的音樂劇, 完全沉浸在70/80年代的音樂中, 踏出戲院後, 回家的路上風很大但陽光照得很亮, 將外套的領子拉高, 肩膀縮著, 臉上的笑容卻滿滿地向陽光笑著, 伴著一整片的蒲公英, 腳步不自覺地輕快了起來, 輕哼著戲中的曲調, 快步地跑上三樓, 打開收音機, 巧合地也播著輕快的老歌, 我於是閉上眼睛, 從來沒有那麼放鬆過地跟自己的想像力跳舞. 一個人住久了, 似乎也更容易順著自己的情緒, 偶爾off track一下.
週六下午到陶藝工作坊去練習手拉胚, 用塑膠袋裝著工具, 穿著涼鞋和七分褲便隨性地出發, 陽光很刺眼, 按了密碼鎖, 裡面很安靜, 有幾個人也在練習著, 我走到最裡面的wheel, 安靜地量好一磅半的陶土, wedge成三角椎狀, 專心地開始踩著轉盤, 一步步仔細地感受陶土的變化, 小心翼翼地掌控自己的速度和力道, 直到將陶土拉高的那一步驟時, 我慢慢地深呼吸, 希望可以成功, 中速轉著轉盤, 我提醒自己的雙手要用右帶著左, 以和轉盤相似的速度, 從底部輕輕地將陶土往上拉高, 直到最邊緣時左右手的中指於杯緣相遇才算完成一個回合. 當我看到那細膩的杯緣, 真的打從心底覺得很滿足, 很平靜. 我想起第一天上課時自己連wedge都完成不了, 到老師點醒我不要去記步驟, 而是去感受陶土, 讓直覺和美感去告訴自己要如何調整速度和力道, 突然間我好像懂了, 只是我拉高陶土時總仍不經意地屏住呼吸, 等待左右手在杯緣相遇的那一瞬間, 完美
在辦公室的我反而安靜了, 這拓寬似乎把我的情緒埋的更深了, 或許言語已經在與陶土, 水流, 及呼吸的互動中表達盡了情緒
加入YMCA的Gym, 開始了晨泳或Group exercise的生活, 在Body Flow的Yoga課中發現自己自創的伸展操, 但在老師的指導和音樂的相伴下變的很優美, 我做了一個小日曆, 希望自己持續運動下去, 重新健康起來.
看了Forever Plaid的音樂劇, 完全沉浸在70/80年代的音樂中, 踏出戲院後, 回家的路上風很大但陽光照得很亮, 將外套的領子拉高, 肩膀縮著, 臉上的笑容卻滿滿地向陽光笑著, 伴著一整片的蒲公英, 腳步不自覺地輕快了起來, 輕哼著戲中的曲調, 快步地跑上三樓, 打開收音機, 巧合地也播著輕快的老歌, 我於是閉上眼睛, 從來沒有那麼放鬆過地跟自己的想像力跳舞. 一個人住久了, 似乎也更容易順著自己的情緒, 偶爾off track一下.
週六下午到陶藝工作坊去練習手拉胚, 用塑膠袋裝著工具, 穿著涼鞋和七分褲便隨性地出發, 陽光很刺眼, 按了密碼鎖, 裡面很安靜, 有幾個人也在練習著, 我走到最裡面的wheel, 安靜地量好一磅半的陶土, wedge成三角椎狀, 專心地開始踩著轉盤, 一步步仔細地感受陶土的變化, 小心翼翼地掌控自己的速度和力道, 直到將陶土拉高的那一步驟時, 我慢慢地深呼吸, 希望可以成功, 中速轉著轉盤, 我提醒自己的雙手要用右帶著左, 以和轉盤相似的速度, 從底部輕輕地將陶土往上拉高, 直到最邊緣時左右手的中指於杯緣相遇才算完成一個回合. 當我看到那細膩的杯緣, 真的打從心底覺得很滿足, 很平靜. 我想起第一天上課時自己連wedge都完成不了, 到老師點醒我不要去記步驟, 而是去感受陶土, 讓直覺和美感去告訴自己要如何調整速度和力道, 突然間我好像懂了, 只是我拉高陶土時總仍不經意地屏住呼吸, 等待左右手在杯緣相遇的那一瞬間, 完美
在辦公室的我反而安靜了, 這拓寬似乎把我的情緒埋的更深了, 或許言語已經在與陶土, 水流, 及呼吸的互動中表達盡了情緒
Subscribe to:
Posts (Atom)